【亮点病例】91岁!高龄老人骨折手术成功,第二天就能下床啦!
一面锦旗 饱含深情
妙手除骨疾
待患似如亲
这是一面91岁高龄患者
为骨科团队送上的锦旗
字字饱含深情与感激

5天前,91岁高龄的冷大爷在家中不慎跌倒。右髋部受力着地,大爷无法站立行走,立即到当地卫生院诊治,x片提示:右股骨颈骨折。
为得到进一步治疗,冷大爷来到我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医生刘杨接诊后认为需要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但是大爷已经91岁高龄,身体条件也不好,基础性疾病多,如:陈旧性脑梗死、右肺炎症伴支气管扩张、心功能不全等,这可谓雪上加霜。
眼看冷大爷疼痛在床的样子,刘医生非常心疼。他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与麻醉科反复商讨,多科联合会诊并进行了缜密的术前讨论,最终为老大爷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手术方案。
麻醉科主任袁源说
“患者高龄,有陈旧性脑梗死病史,任何创伤性治疗或者操作,对于91岁高龄患者来说都有不确定的风险,根据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及实际情况,经过科室讨论选择腰硬联合麻醉,选用对心脏毒性及循环影响小的局部麻醉药,术中控制患者血压平稳,维持循环稳定,防止心血管突发事件及脑梗的再次发生!”

手术前后影像片对比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刘杨医生说
“手术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快完成,多一分钟躺在手术台上就多一分风险。我们团队配合默契,手术很顺利,从切皮到关切口缝合结束,仅用了1小时。术后也不能大意,要快速康复,我们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更加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
团
队

术后第二天,患者就能下床走动了,家属们十分满意,对三院医护团队赞不绝口,特地送来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南京中大医院专家6月坐诊详情

陆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关节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2010年5-6月先后赴德国Diekonia和Endo Klinic医院进修学习髋关节和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技术,2012年7-9月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修学习髋关节和膝关节人工关节翻修技术,2012年11月-2013年10月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运动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擅长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关节镜微创手术,关节周围骨折的修复重建手术,关节周围肿瘤的保肢治疗。
孔翔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
1986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临床医学系,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02年3月赴德国Bad Kreuznach医院学习进修人工关节临床技术。擅长临床各种常见及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治疗,对临床各种关节疾患的诊治以及人工关节的置换、及翻修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任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委员,擅长骨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李永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6月18日上午坐诊)
江苏省骨科学会关节镜学组委员,江苏省运动医疗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分会委员,国家临床药理实验基地成员,AO Spine亚太区会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受到严格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德国汉堡Diakonie医院、Endoklinic医院和香港大学玛莉医院进修关节外科技术, 专业特长:(1)四肢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法复位及手术治疗。(2)膝、肩疾病的关节镜手术,半月板缝合,膝韧带重建,髌骨脱位矫正、肩袖修补。(3)髋、膝、肩等关节置换手术。(4)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5)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6)严重软组织损伤,骨不连,慢性骨髓炎的治疗。(7)运动损伤及疼痛的诊治。(8)关节内骨折及骨盆骨折的手术。对颈肩腰腿痛的诊断有丰富经验,在脊柱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颈椎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及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较早开展臀肌筯膜挛缩症状的微创内窥镜下松解术;专攻关节周围及骨盆等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并积累丰富经验。

谢鑫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脊柱中心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博士后,苏州大学博士后。(6月25日上午坐诊)
2000年开始从事骨科基础研究、教学、临床工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文章22篇(SCI 收录)。参译骨科书籍《骨科生物力学暨力学生物学》、《肌肉骨骼系统基础生物力学第三版》和《骨与关节疾病诊断学》,参编骨科书籍《骨内科学》、《可降解金属》。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康复分会委员、江苏省脊柱外科菁英会脊柱学组委员、国际华人骨研学会(ICHTS)会员、AOspine会员。专业特长: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及椎管狭窄症、颈椎病、寰枢椎脱位、脊柱后纵韧带骨化症、退行性脊柱侧弯、脊柱感染、脊柱外伤、脊柱肿瘤、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我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专家

刘杨 副主任医师
擅长骨创伤、脊柱及关节疾病的诊疗,熟练掌握了四肢及各关节部位复杂骨折的整复与手术内固定、肌腱神经血管修复及皮瓣转移、肩膝关节镜操作及肩、膝、髋关节置换、脊柱椎体成型及减压固定等。
每周一、周五上午坐诊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门诊二楼四号诊室),与南京中大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专家预约手术等,可联系刘杨医师,电话:15862968900。

老年人如何预防跌倒呢?
日常生活要注意:
1. 建议老人至医疗机构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了解跌倒的风险级别,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2. 鼓励家属反复提醒老人,提高其防跌倒意识;老人的照护者需要加强防跌倒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3. 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
4. 合理的膳食:补充适量的蛋白质、钙剂及维生素D,可以防治肌肉萎缩,增加肌力。
5. 保持精神活动:老人要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照护者要注意老人的精神状态变化,做到关心爱护老人的心理。


疾病相关要注意:
1. 定期体检,治疗疾病:有效地控制高血压、贫血、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肌少症等易导致跌倒的相关疾病。
2. 合理用药:许多药物都与跌倒有关。按医嘱正确服药,不要随意乱用药,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以避免药源性跌倒的发生。糖尿病老人出门要备糖果,预防低血糖引起跌倒。

居住环境要注意:
1. 适老化居家环境:创造安全的老人居室环境,不建议老人更换居住环境,陌生的环境易引起跌倒。
2. 辅助工具:选择适当的行走、视力、听力辅助工具。行动不便的老人应配备适宜的拐杖、助行器,并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便于取用,老人应按需佩戴适合的眼镜、助听器。
3. 穿着宽松合身的服装,舒适低跟防滑的鞋子。

行为方式要注意:
1. 调整行为方式:
(1)转身、转头时动作一定要慢;
(2)起床要遵循“起床三部曲”,即醒后卧床1分钟再坐起,坐起1分钟再站立,站立1分钟再行走;
(3)应坐着进行穿脱裤子、鞋袜;
(4)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避免携带沉重物品;
(5)避免单独外出,避免去人多及湿滑的地方;
(6)避免走过陡的楼梯或台阶,上下楼梯、如厕时尽可能使用扶手;
(7)避免登高取物;
(8)避免睡前饮水过多以致夜间多次起床,晚上可床旁放置小便器;
(9)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乘坐公交车避免在起步刹车过程中发生跌倒。
2. 一旦跌倒,应及时到医疗机构接受综合评估,以确诊跌倒发生的原因,尽早进行身心疾病的治疗,以减少或防止反复跌倒的发生。
3. 给予心理支持:老人跌倒一次后,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害怕跌倒而限制活动,对这类老人精神鼓励更为重要,要帮助老人克服恐惧心理。
